“河水越來越清,岸邊也越來越綠,心情一天比一天舒暢。”10月10日晚飯后,海原縣三河鎮六窯村村民梁立武和幾個鄉親在繞村而過的清水河畔散步聊天,與青山綠水的背景融為一體,構成一幅美麗鄉村畫卷。
海原縣全力推行河湖長制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聚焦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河湖管理保護目標,細化工作措施、強化責任擔當,以“河長制”促進“河長治”,切實做好河流水域監管工作,確保海原段入境斷面和出境斷面水質為Ⅳ類進Ⅳ類出。
水清河暢的清水河海原段局部。
海原縣有清水河、西河、中河、莧麻河等河道54條,總長度1292公里。其中縣級河道11條507公里,鄉級河道43條785公里。該縣健全縣鄉村三級河長體系,各級河長及巡護保潔員通過“巡查+保潔”,打通河湖管護“最后一米”。海原縣河湖管理事務中心負責人介紹,該縣現有9名縣級河長、71名鄉級河長、117名村級河長,137名巡護保潔員月應巡河1169次,實際巡河1986次,確保河湖管理取得實效。
通過河湖長統領、部門協同、多措并舉、全民參與的工作機制,海原縣先后出臺《全面推行河長制信息報送公開制度》《海原縣河長制責任追究制度》《海原縣河湖長制工作督辦約談問責制度》等9項河長制工作制度,建立責任單位、鄉鎮、河長相互協作、緊密配合、共同推進的河長制工作體系,高效推動綜合治理。
治理后河道順暢,岸線明晰。
海原縣積極開展常態化河湖“清四亂”專項整治行動。累計自查整改“四亂”問題30個,整改區市縣反饋“四亂”問題68個。投入機械178個臺班,人工529個工日,清理轉運垃圾1861噸。同時對于河湖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進行嚴格管理。通過現場查看,矢量數據上圖比對等方式,審核建設項目選址是否在河湖管理范圍內。共復核單位、企業及個人報送建設項目選址復核申請7項,并對建設項目注意事項提出明確要求,確保河湖行洪暢通無阻。(寧夏日報記者 王文革 文/圖)